Policy advice
2015-10-12 閱讀次數: 4060
今年,中國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健康、平安養老、人保財險、國元保險6家商業保險承保新農合,截至今年9月初,已惠及城鄉居民5400余萬人次,累計賠付24萬人次,報銷比例平均提高10至15個百分點。
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多部門出臺了關于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引入商業保險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準入資格。
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有效地解決了騙保的老大難問題,節約了老百姓的“救命錢”。數據顯示,過去新農合醫療費用每年增長15%至20%,商業保險公司介入后,費用增長幅度可以控制在5%至8%的范圍,有效遏制了醫療費用的“通脹”。
“通過政府招標采購引入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解決了政府人手不足的問題,還提高了報銷效率。”業內人士說。
專業查勘擠壓騙保空間是商業保險機構的優勢所在。安徽保監局產險處處長章勇軍介紹,6家保險公司大都采取由有經驗的老查勘員和有醫學背景的醫勘人員實行“雙重保障”。查勘員主要調查案件真實性,醫勘人員主要調查是否過度醫療。
醫療勘察需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記者在太平壽險安徽分公司看到,每個案件卷宗都包括調查表、新農合基金相關法律告知書、醫院診斷書、入院出院記錄、病人費用清單、參合證明等材料。該公司運營服務部副經理吳青松介紹,經過電話篩選、醫院看望傷者、實地走訪等步驟,復雜的案件需要花費一兩周時間,調查多個回合。
商業保險機構“一站式”服務給患者家庭帶來便捷。我省商業保險機構一般與農合辦設立聯合辦公室和理賠服務窗口。參保人發生意外后,經查勘認定是保險責任的,病人出院時繳納應交的費用即可,剩下的部分由醫院和保險公司結算,不需要病人到保險公司索賠。
“在外地打工的參合農民出現意外事故后,當地分公司就可以派人進行核查,做到了快捷、高效。”章勇軍介紹,由于商業保險機構幾乎都是全國性保險機構,可以實現跨省份調度,保障了參保農民的利益。
不過,記者采訪了解到,我省商業保險公司承辦新農合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多數處于虧損經營。按照相關規定,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農合的一項原則是“保本微利”,并以此合理確定新農合經辦服務費用。
“‘保本微利’缺乏明確界定,導致參保的保險公司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安農大副教授馮慶水認為,隨著醫療費用增長,保險公司的成本必然上漲。“若是一再壓低購買服務的價格,各保險公司將會出現惡性競爭,最后的結果可能是難以賠付。 ”
此外,保險公司正在為運營難犯愁。吳青松透露,新農合歸衛生部門,工傷保險歸人社部門,各部門之間的賠付信息不共通。保險公司到醫院、公安部門調取急救記錄、事故處理記錄等證據的難度大,這都增加了新農合的查勘難度。
“政府要給商業保險機構適度的發展空間,而商業保險機構自身也加強精細化管理和成本管控。”章勇軍認為,商業保險機構參加新農合,要建立可持續經營的長效機制,并獲得合理利潤,只有這樣才能引導更多的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
有業內專家表示,降低新農合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是利國利民的事情,建議醫療管理部門信息系統應和商業保險公司實現適度的交換和共享,讓商業保險公司更好地發揮作用。